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243章 陕西灾情应对,预感皇太极要求和以及一碗银耳莲子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3章 陕西灾情应对,预感皇太极要求和以及一碗银耳莲子羹(1 / 2)

“先起来说话吧。

魏大伴。

倒是朕的不是,老胳膊老腿的,忘了让你起来了。

王大伴,给魏大伴拿个凳子,让他坐。”

魏忠贤连道不敢。

他哪里敢让在司礼监位次,比他高的王承恩,给自己找板凳。

关键是王承恩,是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

魏忠贤慌忙站起身来,不顾小腿子的麻劲,一瘸一拐地给自己,找了个凳子坐下。

“说吧,魏大伴。

照实情说话。

至于你手中这花团锦簇的奏折,明发邸报就是。

也让大明老百姓知道,大明的军队打了一场大胜仗。

过年也能沾点喜气。”

崇祯开口道。

一边说话,崇祯一边招手让曹静照过来,拿张矮凳挨着炕边坐着。

崇祯也坐在炕沿上,两腿耷拉在外面,随意地晃动着。

曹静照走上前来,坐在矮凳上,乖乖把崇祯的双脚除去鞋袜。

放在了自己温润的腿上,一双纤纤玉手轻柔地给他做着,十七世纪大明版的足疗。

“曹女史,你可以按得再重点。

猛攻朕的足部肾反应区,朕受得起。”

作为资深spa爱好者,崇祯有资格也有能力,指点曹静照的足疗业务能力。

“好的,陛下。”

看着现在披头散发,赤足摊开外衣,正一脸享受的崇祯。

下面的魏忠贤有点犹豫,该不该说正事。

这有点不符合说大事的场合,总之气氛很不对。

“说你的就是,魏大伴。

朕这边不耽误。”

崇祯仿佛猜到了魏忠贤的心思,说了一句。

于是魏忠贤放下心来,慢慢开始叙述他的张家口之行。

听了一会,一直点头的崇祯。

时不时要插上一句话,问问细节。

比如魏忠贤提拔的亢同德,张家口之事以后,去没去平阳老家,把亢嗣鼎拉下马来,自己当了亢家家主。

他要是兑现了承诺,亢曹两家都算是皇家公司的子公司了,那全体晋商算是上了崇祯的贼船下不来了。

比如四千白杆兵,是不是进行了初步武装,现在到没到京郊周围?

到了的话,就直入皇城南海子,与御马监直属的勇士营毗邻驻扎。

曹文诏带领的一千关宁铁骑要是到了,也是照此办理。

这两支军队崇祯有大用,这一点对于这些心腹,崇祯也不藏着掖着。

就是准备来年的武举科考和京营改制。

到了那个时候,手中握有枪杆子的崇祯,才要大刀阔斧地进行,京畿地区驻军的改革。

比如魏大伴你派的,潜伏到八大晋商家,给人家当了两个月伙计的,东厂暗探都是太监。

太监身份太容易识破了,一个中用的都没有,让晋商玩得团团转。

唯一一个半中用的王童,好家伙,心思没放在工作上。

和范家的女人,玩起了感情。

崇祯听到这里胸口有点闷,老羡慕了。

比如白杆兵遇上了八旗兵,两方隔空切磋一番,互有伤亡。

这两方没咋滴,加一起没有死超过一百人。

倒霉的是那两千个蒙古牧民,被割了脑袋的就有一千多个。

对于蒙古鞑子的脑袋,是不是送进京城。

崇祯考虑了一下,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搞什么午门献俘的那一套。

要是女真人的脑袋就好了。

让宣府镇的满桂,自己用首级在独石口堡外面,垒个京观好了。

也好在修城墙的时候,震慑一下不安分的蒙古鞑子。

至于那表现辣眼睛,的独石口堡参将孙显祖,交于四镇督师孙承宗处理。

不过白杆兵和曹文诏的功劳,该奖励还是要奖励的。

崇祯又安排了倪元璐,让他去转告内阁和兵部。

自己对宣慰使马祥麟、参将秦翼明、游击曹文诏及其侄子曹变蛟,等杰出青年将领的有关提升职位的,若干指导意见。

“告诉兵部尚书王之臣,从速从快办理,不准拖拖拉拉的。”

至于白杆兵和女真八旗,正红旗交战的细节。

“这事朕会问马祥麟的,不过建奴如今断了走私的道路。

国内又是粮食短缺,饿死的人不比咱大明少,可以说辽东不比朕的陕西好多少。

他们建奴必须想,别的办法。

朕估计皇太极,会很快出招的。

到时候让袁崇焕在辽东别拦着,建奴那边过来的书信。

皇太极书信是标明是给他袁蛮子看的,就给他袁蛮子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