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242章 崇祯的狠绝,一省哭好过数省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 崇祯的狠绝,一省哭好过数省哭(1 / 2)

“皇爷,那折子。

魏公公念完了。

您看看······”

崇祯听了王承恩的话,没有回头。

只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不过也没有要回头理睬的意思。

崇祯继续看窗外的大雪,仿佛那大雪是金银财宝,绝世美女似的。

王承恩这回也不敢吱声了,挥挥手中的拂尘。

王承恩退回了原处,回头看了一眼魏忠贤。

那眼神已经很明白了。

您魏公公自求多福吧,杂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场面顿时陷入沉默中,没人说话,时间也仿佛静止不动。

暖阁里只有摆在屋角的自鸣钟,有规律地摆动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总之是魏忠贤感觉这腿已经不是自己腿的时候。

崇祯开口了。

“这老天爷还有完没完,这雪下起来没完没了的。

这是今年冬天第几场雪了。

朕记得是第四场了吧。

朕的江山太大太多。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人力有时而穷,靠朕一个人也忒难治理了。

要不是孙巡抚和陕西布政使司的官员。

隔三差五的递折子。

向朕和朝廷哭诉,陕西的旱情有多严重。

看看这紫禁城的大雪,朕是不能相信,千里之外。

朕的陕西,今年又是大旱,朕的百姓又要背井离乡,饿殍遍野了。”

崇祯开口了,说的不是魏忠贤折子里,有关张家口晋商的事情。

倒是借着今天大雪花的事情,说了一下陕西的灾情。

不过崇祯也只是泛泛而谈,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感慨而已。

既没体现出来,君王爱惜黎民百姓的情怀,也没有说出什么具体的措施。

崇祯这话,就这么打住了,好像陕西灾情不再关他这个皇帝什么事似的。

下面都是内侍宦官,除了两位文臣。

皇帝说什么自然就是对的。

听了崇祯一番感慨,下面自然,又是一阵“对对对。”

“是是是。”

“皇爷圣明烛照万里。”

的附和声。

倪元璐听了感觉不顺耳,这不是奸逆小人,群起蒙蔽圣听是什么。

倪元璐张张嘴,移步出列,想说点不寻常的东西。

结果被旁边的李邦华,扯了一下衣服。

倪元璐顿时住嘴停步。

默默回到了,自己坐着的位置上。

眼下他们两个文臣不是主角,主角还在地上跪着呢。

他不宜在这种场合,给皇帝谏言。

即使陕西黎民百姓,真的在水深火热之中。

文臣自万历起,嗯,不对,应该是自正德起,就不太被皇帝亲近,时时跟在身边。

如今好不容易混了个,可以天天常伴御前,亲近圣上的机会。

他倪元璐一定要懂得珍惜。

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他的身后站着,无数个愿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

渴望报效君王,却连一睹圣颜的机会,都没有的年轻文官们。

“其实以后,这样的民众受灾情况。

就不用等着,朕一件件圣明独断了。

朕还年轻,这方面经验不足。

朕把折子都转给了,内阁和六部。

让他们这些大臣一起商议,酌情处理。

往年处理这样的灾情,都是有章程的。

按章程办事就是。

无论是免除赋税,还是从各地太仓调拨粮食。

亦或者是以工代赈,取消地方官收取赋税的考核什么的。

都由前面的大臣们,商量着统筹安排。

各地的藩臬司道,都要全权配合。

朕不操心具体的赈灾措施,朕的要求只有一个。

倪爱卿,你记一下,等会转呈给内阁。”

“喏。”倪元璐上前一步,拿出小本子准备记录。

“朕觉得陕西连年天灾,保证以后不饿死人,是不可能的了。

那朕的要求只有一个,因饥荒导致的难民,只能在陕西一地流窜,不能大规模出现在外省。

这是最坏的估计,你们不要觉得朕狠心。

一省百姓哭,总好过数省百姓哭,整个天下百姓哭。

陕西的百姓只能成流民,不能成流寇。

更不能和榆林等边镇的逃兵,勾结一起。

成了能骑马,能打仗的流寇。

趁现在还能按下去,就要拼命按下去,死多少人,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