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144章 火力全开,开全地图炮的杨时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 火力全开,开全地图炮的杨时化(1 / 2)

崔呈秀和李夔龙两个人,却像是踩了尾巴的猫,腾一下就是勃然大怒,脸色瞬间就和猪肝子一样。

他俩在心里狠狠咒骂。

好你个刘汉儒。好你个两面三刀的小人。

卑鄙无耻之尤。

你这是骂谁,小人奸臣呢!

还是在皇帝陛下面前,简直就是欲置我等于死地而后快。

平日里看你对俺俩,还挺恭敬的,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是外表忠厚,肚子里面长牙。

本来下次京察,俺俩还想着向吏部推荐一下你。

现在好嘛,反手当着皇帝的面就捅俺俩。

你这是猪油糊了心,还是脑子进了水。

你刘汉儒等着,俺俩不给你小鞋穿,以后跟你姓。

这刘汉儒自然不是,脑子进了水,平白无故得罪帝党两员大将。

他是有自己的打算。

真到了明火执仗干架的时候,他知道身为清流,绝不能模棱两可,做那墙头草。

做墙头草当时是安全了,事后就是两方都厌恶抛弃的下场。

清流的声誉和帝党的友谊,相权其重,刘汉儒选择了前者。

六科给事中,干的就是得罪皇上的买卖。

骂皇帝邀直名,就是在编织自己的锦绣前程。

身为清流的他,势必会和处处维护皇帝,如犬儒一样,逢迎圣意的帝党产生矛盾。

这一点,刘汉儒还是拎得清的。

反正依照祖制,给事中任职到期后。

就可以外放到地方,就任藩臬司道中的四品官职。

这中间,如果没有波折,也不需要帝党帮什么忙。

所以,刘汉儒今天硬气得很。

“刘爱卿,不要随意指责别人啊。

朕要说的是,对事不对人。

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谁都不是小人奸臣。

你们都是朕的臣子,都是为了大明的天下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朕今天不是为了游玩才出去,是为了看看附近皇庄的收成。

目的地就在京畿地区。

这有何不可啊?”

“陛下,您难道忘了,英宗北狩的故事?

那一位就是不听忠臣的劝谏,致使大明天下民不聊生。

瓦剌威逼京师,数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国朝积攒数十年对蒙古鞑子的优势,一朝之间毁于一旦。

这个教训还不惨痛?

究其原因,还不是圣驾轻率冒进,致使大好形势,葬送干净。

陛下,您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大明的安危和稳定。

如今陛下没有子嗣,国祚不稳。

如果您有任何闪失,对大明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

难道陛下想再次上演,万历四十八年,一年紫禁城卧三龙的境况吗?”

你这老混蛋,这是在咒朕死吗?

崇祯心里在想,言官就是嘴上的花活多。

得嘞,看来朕的这个老师也要外放了。

刘汉儒说到这里,再次叩首。

“臣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黎民百姓为重。

陛下万乘之躯,万万不要出城。”

刘汉儒的话刚说完,后面八个御史齐刷刷跪在地上叩首。

“臣等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黎民百姓为重。

陛下万乘之躯,万万不要出城。”

崇祯看着这些六科给事中,心中多少有些无奈。

一个个挺懂得,逼宫策略的。

其实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相反倒是大大的有功,九泉之下的朱元璋,估计会给这些言官大大的点赞。

崇祯知道自己是说不过这些言官的,可是他还是要做一些努力。

“各位爱卿,赶紧平身吧。

朕不是说了吗?

朕这次就是在城墙根下转悠,去不太远。

王大伴,咱今天是去哪个皇庄看来着?”

“回皇爷的话,是昌平县汤山庄、三河县白塔庄和朝阳门外四号厂皇庄。”

“对对对,诸位爱卿。

你们听听,朝阳门外四号厂皇庄,听名字就知道不远。

这算是离开京城吗?

这样吧,朕向你们保证,当天去当天回。

这还不行吗?君无戏言。”

可惜崇祯的想法还是有点太简单了。

那可是六科给事中,你软他就硬,你要更软,他就敢蹬鼻子上脸。

此时只见,另一位户科给事中杨时化,向前踏一步,简单粗暴一拱手。

就厉声道。

“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