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其他类型>旧日音乐家> 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不懂,但大受震撼(4K二合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不懂,但大受震撼(4K二合一)(2 / 3)

在这些极具争议性和噱头的动向的狂轰滥炸下,什么“第二张唱片转型钢琴独奏,首订直逼811份,远超000惯例标准,直接斩获四星带花评级”这种消息,都只配在新闻金字塔结构的最底端,用“此外据了解…”来引出一小段了。

各类报道从各类媒介流出,如雪花纸片般铺天盖地洒落。

但少数极富经验的主流媒体,以及嗅觉敏锐的圈内人士,终于在其中找出了一个噱头最大,舆情最勐的亮点,并开始了添油加醋、夺人眼球的报道。

——这一系列音乐会,竟然没有演出人员和曲目单!

对,你没听错,票都开始卖了,钱都开始收了,居然他妈的连台上是哪些艺术家,演什么曲子都不知道!

这何止是噱头大啊,这根本没有一位从业者能看懂是什么情况啊!

很多人以为他们是不是在玩什么捉迷藏游戏。

这位范宁指挥,上次不是录了个电台“预告片”么,这天才般的创意的确巧妙,现在效彷者都有一堆。

于是很多人都在关注近日各大频道的电台节目,可竖起耳朵什么也没听见。

不是捉迷藏,是真不知道他们准备演什么。

来自特纳艺术厅官方的宣传折页上,只卖票不说事:此次双月开幕季从11月8号周五一直演到1月17号周三,隔天演出,一共十场,票价有两类,30/0/1/10/镑,以及36/4/18/1/6镑,曲目仍在做最后优化调整,将于近期揭晓,尽请期待。

直接冲破了十大交响乐团标准,恐怕全世界卖得这么贵的,一年也没几场。

这个价格显然是有点过分了。

但接下来,大家注意到了折页上的两个提示:

1.造成两类票价区别的原因在于,伟大的、辉煌的、享誉国际的、让无数乐迷为之疯狂的传奇钢琴家“李”,将在近14年后回到阔别已久的舞台,分别在第1//10场音乐会上与听众见面。

.开票前一周,所购买的门票被称为“早鸟推荐票”,1-3天一律6折,4-7天一律8折。

不仅惊讶,而且突然好像就...比较可以接受了?

作为一场邀请到传奇钢琴家“李”复出的音乐会,我加价0%,很合理吧?

范宁和“李”合作,36镑尊客票打完折0磅出头就能听到?

就算另外七场没有“李”上场的音乐会,30镑尊客票打6折,这不就是范宁指挥夏季艺术节音乐会的定价吗?要知道那时范宁指挥的名气还未像现在这般大,带的团还是学生团,独奏家希兰小姐的水平之前也不清楚。

乐迷开始动了。

但不多。

指挥家已积累的名气、6折的巨幅优惠力度、加之传奇钢琴家“李”的号召力,在第三天结束时,那三场音乐会门票售出了30%,其他七场售出1%。

范宁本来就没有认为,这能像夏季艺术节那样创造开票当日售罄的奇迹,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不是一场,座席的量上去了,不能苛求卖出1000件商品与卖100件花费同样的时间,不同音乐会之间的聆听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取代——只要是音乐季系列演出,都有这种倾向,之前也一样。

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在观望的乐迷,心中的确没底,这都不知道演什么啊?

就连那些已下手的乐迷,钱花出去后都觉得精神有点恍忽。

自己好像从未体验过如此不明就以的消费,这让人觉得买的不是音乐会门票,是彩票。

尤其是看着票面上“肯特之夜·旧日交响乐团开幕季音乐会·第场”的字样。

乐迷纷纷表示我看不懂我自己。

事情从开票第4天起了变化。

特纳艺术厅官方除了前期的宣传折页,又往各媒体渠道推出了一张海报素材,它多了一些信息。

十场音乐会,每场都会有范宁指挥的大型管弦乐新作首演,比如钢琴家“李”将会上演钢琴协奏曲,以展示他的辉煌技巧和积淀14年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这一下,事情有点炸锅了!

首演不常有,大型作品更不常有,原本以为只是首尾重磅安排新作,没想到...十场?全是大型作品?

谁不知道这位范宁指挥写的协奏曲有多好听?一下十场,就是至少十首?包括和“李”合作呈现的钢协?

就算是抱着一种“我倒要看看你是真厉害,还是瞎写十场凑数”的看戏心态去一探究竟,那这戏看得也值啊!

而且想得更深一层的人意识到,能够让“李”同意合作的钢协,质量怎么可能会差?

在开票第七天结束时,那三场门票售出了7%,其他七场售出60%。

这段时间下手的乐迷,多多少少有点后悔了。

同样都是买“早鸟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