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寒门之士[科举]> 第120章 120 见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120 见闻(2 / 2)

马仲茂,因他与楚贤沾点亲故,当年待柳贺就有些冷淡。

马仲茂秀才倒是早已考中了,就是在乡试上时时卡着,他上门时携了厚礼,似有请柳贺帮他和下任乡试考官说说情的想法。

毕竟这几科南直乡试主考都是翰林,万历元年的主考是何洛文,他与柳贺既是翰林院的同僚,也是同一年晋升的日讲官。

柳贺自然不会收下马仲茂的礼,一是两人之间并没有那么深的交情,二是他本就因为会试未录张敬修而被贬官,又怎会随意插手乡试之事?

……

柳贺此次回乡,该见的人见了,又将镇江府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同窗旧友们倒是待他热情,但镇江府上下却很冷淡,柳贺猜,想必是镇江知府不待见他的缘故。

他也未将对方此番作态放在心上。

官场上人情冷暖是常态,何况柳贺在京里已经低惯了头。

像陈知府这样的三甲进士,考中之后往往先外放一任知县,知县头上虽有府官及布政司衙门压着,却不必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衙门一关,他就是一县的老大,整个县衙都受他指派。

在京中则不同,翰林院中有侍读学士、掌院学士,六部的尚书、两位侍郎,还有内阁学士……进宫面见天子时,连伺候天子的公公都必须以礼相待。

柳贺算着时日,再过两日他便要前往扬州了。

他此次前去扬州,是打算把纪娘子和杨尧都留在家的,反正他日后主要在淮安、徐州几地,治河又是苦差,让她们在家陪着妙妙就足够。

……

镇江府衙。

陈知府问周翰:“柳泽远可是要去扬州了?”

“听说就在这两日动身。”

“他可派人来寻过你?”

周翰道:“下官未听家人说起,衙门中也无人向下官汇报此事,柳泽远应当不曾派人来寻。”

“人家毕竟是状元出身,傲气一些也是应当的。”陈知府冷哼一声,“京官个个都以为地方官好做,可让他们来和本官换换试试?恐怕连其中的门道都摸不清。”

周翰拍马屁道:“府台大人的辛苦,镇江阖府百姓都是知晓的。”

当然,府台辛苦,他这个同知更辛苦,只是这话不能当着陈知府面讲,他这位上官可不是心胸开阔之人。

“府台大人,京中的消息。”

听到师爷来报,周翰很自觉地退到一边。

陈知府却未让他离去,伸手示意他坐下。

陈知府拆开信,神色一开始还很平静,但随着他往后看,他脸上便是止不住的讶然之色,周翰想问,但若陈知府不说,他也无从得知。

过了许久,只听陈知府长叹一声:“柳泽远还未离开吧?”

“立刻备轿,与本官前往柳府宣旨。”

见周翰目露疑惑,陈知府道:“这柳泽远着实有些运道,他离京时,天子特赐飞鱼服。”

“当真?”

飞鱼服乃是二品赐服,非天子极信重之臣不能受赐。

柳贺去治河明明是分配,却受天子如此重赏,足见他仍在天子心上。

陈知府这样的官场人精又读出了另一层意思。

天子年幼,政事全由张居正一人决断,赏五品官飞鱼服之事,即便天子有心,若是张相不赞同,这飞鱼服恐怕也赏不到柳贺手中。

这柳泽远究竟有没有得罪张相?

朝野上下已传遍,便是他身处江南也有所耳闻,得罪之事应当不假。

可这飞鱼服与圣旨又是哪一层意思?

若是早些得到消息,陈知府必不会如此冷待柳贺。

知府出行,声势自然浩荡,府衙中遍布着耳目,众人皆是知晓柳三元此次归乡被知府大人冷落的消息,如今见知府的轿子浩浩荡荡往清风桥去,众人都是疑惑。

“周兄,咱们府台大人又在唱哪一出啊?”掌管钱粮的同知乔兴问道。

他与周翰一贯不对盘,这也是陈知府刻意制造的结果,手底下两位同知若是齐心协力,他这个知府的权势就要被架空了。

“这我又如何知道?”

周翰上了轿,心情还有些憋闷。

前几日他还得意洋洋地和柳贺称兄道弟,原以为柳泽远是龙困浅滩了,结果人家不声不响地被天子赐了飞鱼服。

镇江府上下的官员,即便是陈知府,到现在都未见过天子真颜,更不必说被赐飞鱼服了。

柳贺如此年轻,被刻意冷待不仅没发怒,连天子赐飞鱼服之事都未提过一句,足以见其城府之深。

自己这边还以为人家当真失了势,眼下又得大张旗鼓地去挽回。

这官果真不好做,前倨后恭之事也难为。

尽管心中不愿,周翰还是不得不紧跟在陈知府轿后,丹徒县衙那边大约也是得了消息,知县同样乘轿往清风桥的方向赶去。

看到这一幕,道路两侧的百姓议论纷纷。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