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风起明末> 第二百五十章:崇祯十二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章:崇祯十二年(2 / 3)

军帐之中一瞬间便升起了不小的喧哗声。

就是一副兴师问罪模样的谭泰此时也是脸色骤变,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睿亲王当真不是在说笑?”

谭泰的脸色沉了下来,虽然是从多尔衮的口中亲口听到的消息,但是他还是有些不能相信。

贾庄一战他们虽然未能竟全功,但是宣大军已经被他们打的半残,根本就没有了多少的战力,而且他们也收到了消息,宣大军似乎已经退居二线,往保宁府方向撤退。

而关宁军自临清一战后便龟缩在临清城内不敢外出,他们已经留了侦骑在临清徘徊,关宁军若是出动,他们会抢先一步收到消息。

眼下关宁军那边根本没有任何的动作,根本没有任何出城的想法。

明国勤王军大部分都朝着明国的京师北京汇聚,在济南的附近只剩下两支明军。

一支是当初驰援贾庄的陕西军,在贾庄之战后,他们顺着山东省和北直隶的边界一路往东,进入了德州,此前探查表明陕西军约莫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不过战力似乎很强,正蓝旗的查苏喀和色勒两人领着五千余人败在了这支明国军队的手下,折了不少的人马。

而另外一支,则是祖宽所领的关宁骑兵,祖宽的麾下约有四千余人,他带领是一支偏师。

谭泰之所以不敢相信的原因很简单,孙传庭所领的陕西军和祖宽带领的关宁骑兵,两者就算是相加也不过两万人。

多尔衮说两万余名明军已过禹城往济南奔来,那就说是说孙传庭和祖宽合兵,一起南下?

如今在济南,他们十数旗总数已经是超过了六万人,三倍于明军,明军竟然也敢出战?

孙传庭的名字,谭泰听过,他敢出战,谭泰可以理解,毕竟孙传庭一路来几乎都是胜绩。

明国关内的大寇高迎祥,好像就是被此人擒斩。

但是祖宽竟然敢出战,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祖宽算的上他们的老对手了,对于祖宽,谭泰称得上是知根知底。

当初祖宽在宁远当参将时,就已经是交过了手。

祖宽在辽镇之中不算强劲,只算的上是中规中矩,麾下的家丁还算是能打,但是也就仅此而已,根本不怎么入眼。

但是眼下,祖宽竟然敢跟着孙传庭一起南下。

“军中议事,我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开玩笑?”

多尔衮斜睹了一眼谭泰,压低了些许的声音,凝声道。

“明国的军队抵近五十里的时候,是在今日黄昏之时,他们在官道附近扎营,也就是说明国的军队此时就在我军的西北处五十里内。”

五十里的距离,最快只需要一日的时间,明国的军队便可以赶至济南城郊。

军帐之中,一众清军的军将皆是面色凝重,神色阴沉。

若是往昔听闻明军兵少驰援,他们不仅不会感觉是个问题,反而还嫌弃来的太少,带来的军功太少。

但是眼下天花在军营之中蔓延,有两成的军队不好调动,能够调动的军队暂时只有八成。

如果要迎击从西北方到来驰援济南的明国军队,那么济南那边多少也需要留下些戒备,守卫大营,起码又要去掉一成。

不放缓对于济南城的攻势,那么又要减去一成左右的人数,这样算来只剩下六成左右的军队可以调动,也就是三万六七千人,兵力的优势实际上已经缩小了很多。

贾庄一战,各旗都有不小的伤亡,军将也多有折损,可以说是伤筋动骨。

说实话,他们并不愿意和明军的主力交战。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来援的明军之中有一支是孙传庭所领的陕西军。

在真定城外正蓝旗和陕西军已经是交过手了,结局是大败而归,留下了数百人的尸体,一路仓皇而逃。

正蓝旗两个领兵的甲喇额真被摘了顶戴,责令戴罪立功。

这个战绩,比起宣大军之前的战绩来说有过而无不及。

贾庄一战宣大军这块骨头有多难啃,各旗都清楚。

眼下又来了更难啃的陕西军,只怕是真打起来,就算是能赢,多半也是惨胜。

若是败了,他们身处明国的山东省内,明国的勤王大军环绕在侧,若败恐怕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他们入口是为了抢掠财物粮草去过好日子,而不是和明军真的拼个你死我活。

他们没有办法接受太过于惨重的伤亡,此前贾庄的伤亡已经是让各旗都已是伤筋动骨。

多尔衮审视着军帐之中一众军将的脸色,对于这样的情况他的心中实际上也有预料。

几名蒙古八旗的旗主和将校明显是不想打这一战,只是碍于现在的情况不好言语罢了。

多尔衮虽然面色如常,但是他的内心并没有脸色这般平静。

底下的军将不想和明军再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