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都市言情>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 第121章 第 121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第 121 章(2 / 3)

价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不过这根本阻止不了村民们的热情。

哪怕脸都已经被冬日凛冽的山风吹得皲裂,每次上山回来,每个人的脸依旧带着满足的笑容。

此时的十里村人,眼中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叫做:希冀。

十里村一户人家中,刚刚上山回来的男人把自己的大棉袄脱下来,待在屋里的孩子机灵的接过大棉袄拿去放好。

男人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小青真乖,爸爸今年赚钱了,等明儿去县城的时候,爸给小青买糖。”

被夸的小女孩摇头:“不要糖,爸给奶奶买药呢。”

说完还拍了一把身旁露出些馋相的双胞胎弟弟。

“给奶奶买药,也给小青买糖。爸爸这两天攒够钱了呢。”男人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沓毛票,有零有整,全都是这些天去县城出货赚来的。

正坐在长板凳上边烤火边和孩子们说着,那边家里的女人端上来了一碗热面条,坐在床上的一个看起来同样五十多,却显得更加苍老的老太太拿过儿子脱下来的棉袄,正拿起针线准备缝补。

这大棉袄在上山的时候不小心被树枝刮破了些。

一边缝补,老太太也不忘问儿子:“明天你还上山不?”

男人理所当然的点头:“当然上。我估摸着,距离大雪封山也就这个把星期了。”

老太太看着儿子手上裂的一道道口子,心疼儿子辛苦。但对于劝儿子不要再上山,歇息几天的话也说不出口。

人穷万事哀,劝了也没用的。

歇几天,可能未来一年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赚钱了。

没看这几天周围几个村子里的人都牟足了劲儿往山里跑。冬天山里能找的东西就那么多,马上又要大雪封山,缺一天都让人心疼。

好在十里村附近的山里已经好多年没听说有什么猛兽在了,村里的人也经常往山里跑,大家成群结队的,安全还是很有保证的。

见老娘表情不对,男人就知道她又感觉是她的病拖累家里了。不想母亲再想这些,男人话锋一转,语带兴奋道:“妈,我前几天和村里人去县城出货的时候,给大伯打了个电话,大伯跟我说了个事儿,后来我问收货站的人,果然有这事儿呢,估计这两天村里就传遍了。妈你猜是啥事。”

“啥事?”老太太闻言问道。

饭桌旁围坐的女人和两个孩子也好奇的看着他。

“有大老板要来咱们附近几个村收货呢。不对,不叫收货,应该是建立长期合作。那收货站的人还跟我们说,建议我们从过完年开始就琢磨着人工养殖的事儿,毕竟山里的东西总不能吃一辈子。”

“长期合作,当家的,这事儿靠谱不?”对面坐着的女人表情激动,忍不住问道。

只见男人喝了一口热水,放下碗后又道:“这事儿要是其他人说,我不一定信。但大伯说,我肯定就信了。那大老板一开始还就是因为看大伯送的山货好,才说要来咱们村收货的。人家那公司开多大啊,听收货站的人说,他们车队以前的收货对象,那都是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收的。”

“如果不是因为大伯,人家指不定还不从咱们十里村先开始呢。”

一旁的女人闻言也点头:“大伯就是有本事。”

说完,像是想起了什么,女人表情一喜:“那要是这样的话,咱们村的路县城里肯定就给修了啊。”

反倒是坐在床上的老太太想的更多些,叮嘱道:“文儿啊,如果之后真是这样,既然人大老板愿意大老远的来咱们村收货,又是你大伯在里面给介绍的,咱们可千万不能丢了你大伯的脸,坐地起价的事情咱可没脸干。”

男人又喝了一口水,神色清明:“不仅是咱们家,周围其他村也不会这么干的。妈你没看隔壁县城的一里村和二里村,现在差别有多大。”

如果没有前车之鉴,这还真不好说。毕竟一样米还养百样人呢,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不一样。

但有了前例,大家也就知道轻重了。

前些年的一里村情况和他们这段时间也差不多,有个省里来的大老板想要在一里村拿下一片地,建个苹果园,到时候苹果园的员工优先聘请一里村的人。

如果一里村的其他人有意向的话,也可以随着那老板一起种苹果,反正人家的渠道大,村里的那些苹果顺带着也就帮忙卖出去了。

这多好的事儿啊。偏偏有人贪心不足蛇吞象,硬生生惹恼了人家。

人家也不是非你不可,一扭脸,那大老板直接在距离一里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二里村拿了块差不多大小的地。

承诺依旧和之前差不多。

现在二里村的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红火了,连路都修好了,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估计一里村有些人的肠子都能悔青了。

有这样的例子在那里杵着,他们村的人才没有那么笨。

如果村里真的有人敢这样干,怕是才刚露出些苗头,都要被村里自己人套麻袋了。

男人在心里默默想,说不定他就是套麻袋的其中一员。

“你能这样想就好了。咱们家以后要是能慢慢过得好了,也能让你大伯少操点心。还有咱们囡囡和小虎,以后也要存钱上学呢。”

“对,咱们努把力,我再攒攒钱,也让囡囡和小虎和大伯一样,到大城市去看看。”

“还有桂芬,她嫁你的时候咱们家就给了她一个银镯子和一对金耳环,金耳环我生病,她还给卖了。咱们家要是挣钱了,先给她再置办回来。”

“行,先置办回来。最好再攒个金链子!”

女人嗔怪了自己男人一声:“金链子,我带着它还敢不敢出门了?”

新的一年里,一切仿佛都迎来了转折。

一家人坐在暖炉前,絮絮叨叨的诉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