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玄幻魔法>大宋神探志> 第一百五十章 开封府衙有一点忙(第三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章 开封府衙有一点忙(第三更)(2 / 3)

,当地人记得很清楚,此人路过,已经往京师来了!”

狄进并未惊喜,反倒敏锐地察觉到话语中的关键“夜间难辨?当地人是在夜里看到包拯的?寻常百姓夜间岂会出门?”

迁哥儿一怔“这就不知了……”

狄进不再问,看了看天色,还不算晚“走!我们去见一见这位公孙二娘子!”

忠义社是江湖性质的帮会,但在官方的身份上属于会社,也就是由商人或手工业者组成,共同经营生产和交易的经济组织。

所以忠义社在京师是有门店铺子的,位于第三甜水巷中。

京师的甜水巷共有四条,顾名思义,有甜水井存在的巷子会冠以其名,百姓喝水都在里面打,如今的第一甜水巷、第二甜水巷、第三甜水巷,都是商业型街区,唯独小甜水巷更偏向于生理问题。

忠义社的铺子自然要正经些,当狄进带着迁哥儿走入时,发现这里还真是一间杂货铺子,什么都卖,生活用品占了大头,或许是省试将近,各地士子云集京师,此时里面还有不少经史子集,科举用品。

狄进甚至还看到了《苏无名传》。

只是封皮与文茂堂的并不一样,看来文茂堂的垄断已经持续不下去了,高仿版本很快在市面上出现流通,毕竟这年头可没有正版之说,哪怕身为著作者的他在京师内颇有名气。

狄进不太在乎这些,而文茂堂已经通过这部传奇话本彻底打开市场,在京师一众大同小异的书铺里脱颖而出,某种意义上,也是另一個传奇。

正欣赏着货品,再根据商铺内客流和购买情况,大致判断是否有盈利的可能,伙计发现了这两位客人的不同寻常,仔细打量了一番狄进后,神色一变,匆匆步入后堂。

“狄解元?”

不多时,一名女子掀开帘布,从后堂走了出来,笑吟吟地行礼“什么风把解元郎给吹来了?”

这位公孙二娘年近四十,容貌并不算俏丽,只是寻常,却有一股落落大方的气质,话语间更是热情又不过于热络,分寸感拿捏得极佳。

狄进行礼“公孙二娘!”

公孙二娘笑道“我与令姐相熟,狄解元便称呼一声二娘子吧!”

狄进微笑“既如此,二娘子不妨也称我六郎。”

“那我可不客气,沾沾神探解元的才气!”公孙二娘爽朗一笑,颇有几分英气豪迈之色,旋即正色道“妾身之前答复了那庐州士子的下落,六郎就亲自来此,可是有要事?”

狄进颔首“那庞家村村民,有言包拯面容黝黑,夜间难辨,所以记得很清楚,这话反倒令我有些疑惑,所言之人莫非在夜间看到了包拯?当时他具体是怎么说的?”

公孙二娘明白了“原来如此,请六郎随我来。”

在这位的引路下,狄进和迁哥儿穿过后堂,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个大院子前。

就见里面摆放着一排排石锁,正有一群汉子在把玩石锁,打熬气力,大冬天的依旧热气腾腾,气血旺盛。

这个画风就对了。

公孙二娘看向其中一位精壮汉子,招了招手“勇哥儿,你过来!”

“二娘子!”那汉子马上丢下石锁走过来,听了公孙二娘讲明情况后,又目光大亮,抱了抱拳“原来是狄解元,哈哈,解元公办的那个大案子,可为俺们好好出了一口气啊,听说那草菅人命的驸马为了不流放,入宫服侍小皇帝了?”

狄进心想民间传闻真是夸张,微笑着摇摇头“没有入宫,在家患了病,是阳狂症……就是发癫!”

汉子还真听不懂什么是阳狂症,但发癫都知道,乐不可支,大手一拍“该啊!那可太该了!”

公孙二娘其实也在旁边竖起耳朵,听完后,又瞪了汉子一眼“别傻乐,说正事!”

汉子这才收敛快乐,开始说包拯的事“俺们去打听人时,就问的是江南口音的赶考士子,面容黝黑,异于旁人,别的地方都没人看到,就那庞家村的人,说见过此人,奇怪的是,顺着他们指的路找,也没找到那位庐州士子……”

“这几日可是下雪的……”狄进立刻问道“庞家村的生活条件如何?今年京师的石炭不便宜,他们那生火取暖方便么?是热情好客的模样么?”

汉子仔细想了想“不太好吧,那地方挺偏的,离官道太远了,各家各户都挺寒酸,不像是富裕的村落,俺去的时候,敲了几家都没人应声,似是藏在屋里,不愿见人……”

别以为离京师近的一定就繁华,北宋京师汴梁号称百万人口,这所谓的百万,不可能挤在一座远不及长安洛阳的小小城市里,而是要算上城外那些百姓自发的聚集地。

离京师二十多里,并不偏僻,但如果离官道很远,便如孙洪藏身的普济寺,就是个小小的寺庙,香火都没有多少,这庞家村恐怕也是如此。

说了这些,汉子同样意识到什么,脸色严肃起来“狄解元这么一说,是不太对啊!这庞家村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