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266章 徐光启后面的尾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章 徐光启后面的尾巴(1 / 2)

“大明百年不遇的奇才全才,科学之才。

同时也是朕可以,视之为老师的存在。

皇帝的老师,可分三六九等。

徐爱卿,还有孙高阳孙爱卿可为一等。

朕有自知之明,自知自己只是一个有中下之资的皇帝。

平日里不敢自诩尧舜禹汤,就连汉文帝、汉景帝也是不敢自比的。

大明贤才何其多,穷尽朕的一生的眼光和精力,能做到不遗漏一半贤才。

就已经很不错了。

对于徐爱卿这样的卧龙之才。

朕唯恐不能提供个平台,以此展尽爱卿的全才。”

徐光启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崇祯在面对历史名人时,那种病态的舔狗精神。

他端不住了,又有点想跪。

徐光启表现得不如之前的袁可立、孙承宗、袁崇焕和孙传庭。

孙传庭一介白身,在面对甜得齁死人不偿命的崇祯时,就展现了敬而远之的傲娇态度。

哎哎哎,徐爱卿,你别跪了,听朕把话说完嘛。”

崇祯又一把搀扶起徐光启。

“朕想见你,又怕见到你的时候。

朕会无话可说,不能和你做到有效沟通。

朕一直在做着,召见你的前期工作。

生怕预备不足,不能做到用好你,请教好你的准备。

你的《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等着作,朕都一一拜读过。”

讲到这里,崇祯即兴背诵了一段。

“直线止有两端。

两端之间,上下更无一防。

两防之间,至径者直线也稍曲,则绕而长矣。”

崇祯背完后,看着瞠目结舌的徐光启,笑着问道。

“徐爱卿,这是直线的定义,对吗?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听着简单,却是徐爱卿多年的心血结晶。

这定理是徐爱卿的《几何原本》中的,着名的数学定理之一。”

徐光启平息了情绪,面上恢复如常,内心实则惊涛骇浪。

三皇五帝以来,可曾听说过哪位帝王,为了见一位臣子,之前要专门通读这位臣子的着作。

这位帝王还生怕君臣之对的时候,不理解臣子的话语,不能正确运用臣子的才能,而感到羞愧难受。

这是何等推心置腹的荣宠?

他徐光启一个礼部右侍郎,如何承受得起。

“臣惭愧,陛下美誉过甚。

臣是万万担不起的,还请陛下收回这番美誉。

这美誉,陛下可以给内阁首辅黄阁老,可以给四镇督师孙大人。

只有这样的柱国之臣,才能担当得起陛下的美誉。

至于这《几何原本》,确实是一本启迪人智慧的好书。

然臣惭愧,这不是臣写的。

臣只是将它翻译过来。

《几何原本》实际上,是泰西一位先贤写的。”

徐光启担心泰西诸国的,国名地名人名都是音译的,晦涩难懂。

崇祯皇帝会不耐烦听,于是就含含糊糊说个大概。

崇祯摆摆手,笑呵呵说道。

“些许口头上的美誉,算得了什么。

朕赞扬人的话,可不会收回的。

朕知道爱卿的能力,再多美誉加于汝身,爱卿都是当得起的。

这事情就此打住,不用再议。

至于那《几何原本》,爱卿不用解释。

朕是知道的。

那是希腊科学家欧几里得写的。

但爱卿能用汉字,将它们完整形象地展现给明国人看。

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几何、直角、平行线这些词语可都是,徐爱卿你发明的。

朕也认可泰西那边,所说的世界是圆球的说法。

地圆说,日心说,还有地球有经度纬度的划分。

就这一件事,徐爱卿已经站在了,大明朝所有人的前面。

放心,大胆引进泰西的学说着作就是。

朕不会像某些人架起火堆,焚烧真理的。”

说到这里,崇祯看看还在外面,等候召见的三个西洋传教士。

他忍不住调侃了一下,天主教的黑暗统治。

崇祯的话,又让徐光启小小惊讶一把。

没有想到远隔万里,皇帝居然知道教廷的黑暗。

“你翻译泰西学说着作的事情。”

讲到这里,崇祯又停顿了一下,他在思考最好的总结词。

随即他想到了,看着徐光启,语带深情地说道。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崇祯的这句话,站在君王的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