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167章 皇家宝和六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 皇家宝和六店(1 / 2)

“看你这怂蛋的德行,后面排队去。

先让老幼妇孺吃,先让你老娘姑姐吃。

听明白了没?

没看见都排队了吗?

滚后面排队去。”

“俺……俺不会排队呢。”

“咋的,不会排队。”

陈老六露出狞笑,他才不管你是真不会,假不会。

他有的是狠招,对付这样的惫懒货。

“那俺行行好,教教你怎么排队?

顺便给你松松筋骨。”

于是随着一阵,杀猪一样的叫声,大家就看到了,一幕很不错的助兴节目。

只见陈老六手提,一根齐眉短棍,赶着一个后生,从队伍前头一直追杀,到队伍的后头。

那后生嗷嗷叫着,抱头鼠窜。

就这还免不了头上,被敲起来好几个大包。

等到了队伍最后面,后生这才看见了,另外几个鼻青脸肿的难兄难弟。

那后生似乎明白了什么叫排队,什么叫尊老爱幼。

老老实实跟在队伍的最后面。

……

与此同时,京城皇家六店这边,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行动。

崇祯为了赶时间,也为了考验自己手下的办事能力。

更为了不要事必躬亲。

活活把自己这个至高无上的至尊,弄成了一个这个时代,唯一会过劳死的劳模。

崇祯这次放权了,他把皇店改革,兼招揽晋商的事务,放权给了魏忠贤和他领衔的东厂人马去干。

锦衣卫的田尔耕从旁协助。

等在京城统合了晋商,除了旅蒙八大家之外的其余势力。

魏忠贤就会集合东厂人马和晋商的家丁队伍,兵发张家口。

在那里,和孙承宗,方正化的兵马汇合,让旅蒙晋商和他们的合作伙伴插翅难逃。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专属于皇家的店铺。

皇店,主要设在北方商贾辐辏﹑交通便利的城市和地区。

南方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自己想。

皇店设立之初的想法,就是与民争利,经商挣钱,给皇帝挣钱花。

不得不佩服。

明朝的皇帝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听不听,不听文臣王八念经。

你们这些文臣不让朕舒服,朕就不理朝政,还专捅你们的嗓子眼。

皇店和皇庄的存在,一农一商,都是皇家在和官绅士大夫争夺利益。

皇店起源于正德年间,皇庄更是在正德年间发展壮大。

武宗这个皇帝,带给文官的感观可谓是十分恶劣的。

难怪,他会活得,时间那么短。

文治武功,正德都想不走寻常路,商业上,更是要分士绅阶层一杯羹。

可见即使没有,穿越的崇祯存在。

大明的皇帝,也不是史书中写的那么不着六,尤其是武宗正德这个皇帝。

他若有个非人哉的身体,活得久一点,大明不会被党争祸害到亡国。

皇店的分布比之皇庄更为广泛。

这些皇店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经商。

出售茶叶、丝绸、开开青楼之类的。

有太监坐镇的的皇店,还在一定程度上,做着税务官的职责。

凡是路经此地的商贾舟车,就连官员家眷的队伍,都要被开囊检视,收取商税。

这一点,特别是最后一条。

严重侵犯了官员的特权利益,引起了官员的强烈反弹。

在他们的观念里面,自家产业田地,赋税不能收,这商税更不能收。

从正德年间起,他们就疯狂上疏。

指责皇店的种种弊端。

扰民害民,与民争利,还沉重打击了大明,繁荣商业的发展。

万业凋敝,百姓没钱花,皆是皇店的错。

诚然,由于皇店的经营者,都是皇帝亲自委派的太监担任。

而太监大都贪财如命,容易滋生不法行径。

不如他们这些朝廷饱读圣贤书,心中有杆秤的有司官员。

说这些话的官员,也是大哥不说二哥,一个个屁股不干净。

精明如世宗嘉靖,也曾经被文官忽悠,大肆取缔北方各地的皇店。

后来有小世宗之称的万历,重新恢复了出厂设置。

并且还把皇店的事业,发扬光大,让文臣更加跳脚蹦迪,无可奈何。

仅京城的宝和六店,就每年为大内供应七八万两白银。

这还是在落后贪污腐化的前提下,宝和六店的收入。

崇祯改革皇店的方法,如果成功。

对照后世的例子,能达到后世国企一半的水平,那他崇祯一辈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