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149章 倒霉被蹂躏的杨时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倒霉被蹂躏的杨时化(1 / 2)

杨时化也想到了一位口味独特,专喜走旱道的同僚。

那家伙,不养小妾,专养娈童。

每每与人闲聊,聊到男欢女乐上面,总是要宣传他那“两扁不如一圆”的狗屁心得。

杨时化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他和这也算是感同身受,触景生情。

这回许显纯终于开口了。

“杨大人。

陛下今天的行程有点紧,在这里已经耽搁久了。

您就原谅则个。

本官也只能委屈一下杨大人,这样好能节省时间。

放心,很快的,俺手底下的儿郎们懂得分寸。

你再忍耐一下。”

杨时化欲哭无泪,还懂得分寸,他们懂得狗屁分寸。

就这一会儿功夫,本官十几年的内人,都没你们摸本官摸得透彻!

锦衣卫脱衣服换衣服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不一会儿,十个力士围成的简易肉屏风,就分散开来。

露出了里面穿着一身宽大,书生长衫的杨时化。

杨时化现在的状态怎么说呢?

那是一脸的生无可恋。

这身书生长衫,很明显是锦衣卫暗桩的衣服。

一身汗臭味不说,还相当不合身,衣衫的下摆已经拖地了。

杨时化就差朝皇帝认错,不劝谏了。

这就是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许显纯根本就不听杨时化白话,只管干皇上安排的活。

这样的结果,让崇祯的心情很愉悦。

于是一行人夹杂个不合时宜的书生,大家接着出宫。

在队伍走过金水桥的时候,崇祯似乎想到了什么。

“今日翰林院记录起居注者,是何人?”

“回陛下的话,是微臣。”翰林院编修倪元璐出列回答道。

他也是今日随驾人员。

军机处有李邦华一人当值。

“把起居注拿过来,给朕看看。”

倪元璐随即上前,恭恭敬敬递上新鲜出炉的起居注。

崇祯接过,随意一扫,发现没有什么不妥。

起居注上是这样记载,刚才拦阙死谏的闹剧的。

“天启七年腊月二十巳时,上携若干侍从,微服出午门,欲巡视京畿附近皇庄。

队伍行至端门,被六科给事中杨时化等人,拦住圣驾。

言天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可轻出。

上不悦。

命锦衣卫驱散。

杨撞门不成,随跪地不起。

手指华表之上,瑞兽朝天吼,厉声问道。

陛下,活人言官谏您不动。

此等死物,显灵叫您,您可愿听?

上默然无语,无应答。

良久,命锦衣卫架起杨。

一同随驾。”

“哈哈哈,倪爱卿写得很公允,很有意思。

你这写的东西,挺避重就轻的。

看着好像朕真的,听了杨时化的劝说,乖乖回宫一样。

好好好。

以后那什么《崇祯实录》,包括刘若愚的《酌中志》都可以这么写。

朕不避讳旁人后人怎么议论朕。

最坏的结果,朕的名声,最甚莫过武宗。

所以朕看开了,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朕想做,要做的事情,谁也拦不了。”

……

与此同时,骆养性在府邸中焦躁不安地踱步。

他父亲骆思恭并没有在京城家中,而是回到乡下老家颐养天年。

在端门的时候,骆养性已经看出崇祯对他的厌恶。

现在的他多少有点后悔,今天对崇祯皇帝的孟浪。

现在必须想出补救措施,可骆养性在大厅内逛了十几圈了。

他依然想不出一点办法。

自己想不出办法来,作为官二代,遇事不决问老爸,就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

“来人,快把管家张三叫来。”

骆养性走到屋外廊檐下,喊来管家张三。

“你速去乡下请来老家翁。

就说老爷我这里碰上了棘手的事情,请他老人家赶紧返京。”

“老爷,可否告明是何事?

老仆担心老家翁主意正。

您不说清楚是什么事情。

他老人家是不会过来的。”

听了管家的话,骆养性的眼神中有过犹豫和胆怯。

他虽然早已成年,还是非常畏惧老父亲的家法。

也是明白让他老父亲,知道他今天惹怒了当今圣上。

如果老父亲在京城的话,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