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95章 崇祯的用人心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崇祯的用人心得(1 / 2)

“朕对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

就是因为朕认为他们是人才。

你们也是一样,有近期特别改观的。

朕会留意,也绝对重用,不会厚此薄彼。

不过你们也不是做封疆大吏的料。

还是留在朕的身边,把京城的水给朕搅浑,搅得没人给朕捣乱。

你们就为朕的新政摧城拔寨,摇旗呐喊吧。

……

朕对这四人,洪承畴、孙承宗、卢象升,陈奇瑜充满信心。

不要问朕对他们四人,为什么充满信心?

问,那朕就只好说,是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给朕托梦。

剩下的细节内容,你们自行脑补。

脑补,这个词,朕之前就解释过了。

这里朕就不做重复了。

现在提问一下,有谁知道脑补这个词的意思?

那个谁?

许显纯,说的就是你。

那么大块头,躲在最后面,就当朕看不见了是不?

朕不是那瞎家雀。

还认得你许大人是谁?

你就说你会不会?

你搁那扭扭捏捏做什么?

不用猜,看你那傻呵呵的样子,还笑,一准是忘了。

朕也不打你板子,也不罚你的俸禄。

回头找你同僚的笔记,给抄五十遍脑补的含义。

别弄那副愁眉苦脸的苦瓜样,好像朕把你家给抄了一样。

干脆你把脸转过去,朕瞅着心里堵得慌。

嗯,只留着两个耳朵听朕讲,你的眼睛用来赏雪吧。

下面的人,也别笑。

朕这会子没功夫,一个个提问,估计以后也没工夫管你们的功课。

回头朕会派亲信太监,上诸位府上做个家访,一定要隆重接待。

还是说回朕的巡抚。

朕的江山,未来需要他们四人勉力扶持。

他们四人,都有可能是朕未来二十年都能用的上的宰辅之才。

你们都仔细着点,那些阴招暗招损招,不要用在他们身上。

你们是不是担心朕有点太优待他们了,将来会成尾大不掉之势。

放心,朕虽然读书少,也是知道唐末藩镇之祸的。

巡抚制度还是要被限制的,他们四人只是特例。

而且你们没有发现,四人都是围着陕西的边安置的巡抚,朕在地域上也是有所限制的。

现在的陕西可赶不上汉唐的时候,那么富庶了,养不了太多的本土军阀。

还有这四人都是文臣。

要是武人的话,外廷的文臣们拼着被朕统统外放的代价。

也都要跑来叩阙请对,指着朕的鼻子骂朕,想想那场面,朕该如何应对啊?

嘿嘿嘿。话又说回来了。

武人不可信,难道这些文臣就可信了?

大家都是人,是人就会有欲望,就会有缺陷。

有些文官更是被一层道德礼仪文章,包裹得好看严实的坏蛋。

一个不小心放纵了他们,朕就成了那提线的木偶,任他们摆布了。

大明现在千疮百孔,处处漏洞,看似每个问题都急需解决。

不解决,大明就沉珂更重。

但朕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文臣说的话,听三分就行了,朕自己心里会有数。

朕其实挺喜欢皇爷爷,万历帝的做法,几十年隔绝内外,不理朝政,只要抓住财权和军权,大局就不会乱。

内阁只剩一人也行,六个尚书没了三个还行。

一大帮子好几届往届应届进士,都滞留在京城,就是不给官做还行。

朕真是服了这个皇爷爷了,估计这些文官下辈子,下下辈子,也不想做老朱家的文官了吧。

天启哥哥也一样聪明,唯一的不同就是你魏忠贤了。

你魏忠贤把文官杀得太狠了,手下的人也是良莠不齐,导致矛盾太尖锐。

黄立极黄首辅,就很像万历皇爷爷时候的首辅申时行。

听话得很,让干嘛就干嘛。

这回能通过四个巡抚的特殊任命,还多亏了他,他的好,朕是会记住的。

黄立极没有东林党那样的臭脾气,为人圆滑得多,还愿意做事,不会闹情绪,给朕甩脸子。

嗯,说句题外话,杨涟,左光斗,黄尊素等东林六君子还是七君子的,是要恢复名誉的。

你们这些当事人,是要有个心理准备的。

特别是你这个被当枪使的许显纯。

干什么坏事,你这个夯货,都是冲锋在前,还喜欢折磨人,东林那六君子得有一大半折在你手里。

你这夯货,听见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