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79章 白杆兵出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白杆兵出山(1 / 2)

长满刺的乌龟?

崇祯到底是没文化,应该叫玄武才是。

崇祯想着,接下来慢慢发育,争取爆一波满人口的高级兵种,农民只留两三个。

大军横推到敌方的基地门口。

干嘛呢?

不干嘛,接着在敌方基地门口也码上一堆防御塔。

把对方困得没有一点经济,弹尽粮绝了,再拆平它的基地。

这样的作战方式类似,一战时期东线的静坐战,主打一个熬字,绝对不主动出击。

只需斩断对方的经济命脉,慢慢熬死对方。

那种玩弄敌人于股掌间,俯视如蝼蚁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这种乌龟流的打法,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耗钱,时间久了,还容易造成本土军阀的产生。

崇祯虽然做不到蒋校长那种微操大师的水平。

比如发电报命令,某某高地机枪阵地前移十米的经典操作。

可崇祯还是希望大明的北方防线,能在他的高屋建瓴之下,布置得,方方面面都照顾到的。

等等,崇祯似乎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自己的想法和明末一位大佬的想法,跨越了三百多年的时空,竟然莫名的契合。

看来是到了,该起用那位老人的时候了。

虽然起用他,朝中的东林党又会会错意,以为皇上又想恢复众正盈朝的专属东林党的光辉岁月中。

他们这些东林党惯会,自作多情的。

到时候他们要支棱起来,钱谦益作为老人的学生,又要四处蹦跶,搞串联膈应他这个皇帝。

要起用这个老者,还要做到源源不断的财力供应。

因为这个老者,和崇祯打游戏时一样的爱好。

就是喜欢码塔,恨不得从辽西走廊修塔一直修到盛京去,码塔码到皇太极的脸上。

这种财大气粗的鹰酱骑脸做派,崇祯也很喜欢。

这一点,崇祯相信自己抄了晋商的老底后,还是可以做到短时期内,财大气粗的。

总体来说,启用孙承宗是利大于弊。

崇祯能用的人才其实也不多,看看袁可立六十六岁,孙承宗六十七岁,毛文龙五十二岁。

至于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一个个太年轻,还都是文职,没有转职成功,也没有发育起来。

崇祯并不想一开始就把他们仨,给扔到辽西那个地狱副本里,还是让两袁加一孙再加一毛在前线顶着吧。

至于洪孙卢三人,就扔到陕西围剿流寇发育发育,任君发挥吧。

崇祯并不怕东林党会东山再起,只要他们的党魁,还是那个偶尔显得政治很幼稚的钱谦益,东林党的作为就很有限,顶多是添堵。

另外崇祯还有一个小小的私人愿望,希望钱谦益留在京师当个京官,省得他回到金陵去找柳如是。

这是崇祯皇帝的小算盘,柳如是必须是他的。

钱谦益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休想老牛吃嫩草。

到时候他要牵着钱谦益,去南京秦淮河上,在那画舫之上,和柳如是来一场烟雨朦胧的偶遇,最好能有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让他能够英雄救美。

“王大伴,拟一道圣旨,召帝师孙承宗进京。

加封其为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宣大四镇。

赏其子世袭锦衣卫佥事,赐尚方宝剑,此剑蓟辽宣大四镇皆可用。

赐蟒服金币。”

“陛下,赏赐给孙大人的尚方宝剑上,还用刻字吗?”

“咳咳咳,不用,朕相信孙爱卿是个稳重的人,不会胡乱杀大将的。”

崇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把自己能想到的官职,除了封爵之外,一股脑儿都砸到孙承宗头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千金马骨,也是一样的道理。

崇祯是个实用主义者,相信个人的风骨道德品质的同时,也相信金钱是万能的。

只要对自己有用,哪方利益代言人,想给他灌输什么思想都是可以的。

重赏之下必有忠臣能臣,何况是孙承宗这样经历过历史考验的,纯纯大忠臣。

全家死难,从容就义,非大丈夫不可为。

崇祯要是还不抱紧这根大粗腿,怕不是脑子有病。

一些阴谋论听听就是,朕有钱,朕就任性,拿钱怼死皇太极都有可能。

“皇爷,帝师二字怕是不妥,世人都知道孙大人,是您皇兄天启帝的老师。

如今皇爷御极多日,再称呼孙大人为帝师……”

王承恩一边看着崇祯帝的脸色,一边思量着说话,话说得有点吞吞吐吐。

他知道自家这位主子,是个心高气傲的主。

在潜邸信王府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