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67章 虎头蛇尾的君臣召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虎头蛇尾的君臣召对(1 / 2)

崇祯道:“朕自今年八月继皇兄遗志,御极以来,内忧外患,外有建奴作乱辽东,内有饥民嗷嗷待哺,天灾人祸已经是接踵而至。

幸托天地祖宗,有袁卿这等国家柱臣勉力维持。

至此才能海宇升平,拒建奴于关外。

然自袁卿年初被迫离任,其中缘由,朕已经了解,狠狠责罚有关人等赏罚不明,以后绝不会寒了忠臣之心。

袁卿离任后,辽东局势日渐危急,建奴奴酋皇太极虎视眈眈,宁锦防线是危如累卵,还是需要袁卿去主持大局。

朕这次封你为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只一句话,关内有朕为你做主,关外袁卿一力主之,无需担忧掣肘。

朕会派中官监军,不派中官监军,朕知道你会担心,朕也会担心,大明有数的精锐都在辽东,换谁都会担心。

但监军不会干涉你的军事指挥,中官监军只负责把朕拨下来的军饷,实数发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中。

至于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尽管提。

这是朕的肺腑之言,也是摆在官面上的话。

你可以记下来,或者朕给你一份手书,回家以后裱糊上,时时看时时想。

朕听说你父亲去世后,你就把全家都搬去了宁远,以示家国一体。

与城共存亡之时,就是忠孝可以两全之日。

唉,你父亲那时候,朝廷就让你夺情守制,如今还要让你携带老母家小,一起为国守边。

朝廷,朕都亏欠你良多。

这些事情,不用谁特意说,朕心里和明镜一样。

谁干实事,谁吃干饭,朕心里都有数。

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为国流血流汗的文臣武将,再受一点委屈。

你放心,待辽东局势真正平稳后,朕会把你全家都搬到京城来,你也回京城任职。

朕这里至少许你一个一品文职。”

崇祯说了一番场面话,也把袁崇焕捧得高高的,一副镇守辽东,非他不可的样子。

崇祯的心思很简单。

小样,朕把你都架起来捧得高高的了,你一会还好意思提别的要求吗?

就是提要求也不敢太过分吧?

你袁崇焕还不赶紧麻溜磕头谢恩,马不停蹄去宁远守城去。

没想到袁崇焕表面感激涕零,磕头谢恩,表示臣肝脑涂地,报不了皇帝隆恩万一。

但该提的要求,他还是会提,很现实的袁崇焕明白,自己可能吃崇祯这一套,关外那些吃风喝沙的将士可不吃这一套,他们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军饷。

只见袁崇焕低头道。

“陛下圣恩,臣铭感五内,恨不能报万一。

陛下所讲,都是臣的本分,不值得陛下开口夸奖。

臣有三请,若陛下能够答应,则臣保证宁锦防线固若金汤,建奴奴酋不敢犯边。

只是臣的要求可能有些苛刻过分,还望陛下体谅。”

“袁卿但讲无妨。”崇祯表面说的大度,内心却在哀叹。

该来的终究要来,一个个都是国之栋梁,一个个也都是吞金巨兽。

皇帝不差饿兵,自古就有的道理。

袁崇焕正想答对,不想突然头顶一阵剧痛,仿若一根针在扎。

实在是难以忍受,为了避免君前失仪。

袁崇焕只能躬身奏对道。

“臣的三请,一时惶恐,不能细说,恐条陈不清,有所遗漏。

臣这里有写好的奏折,还请陛下过目。”

崇祯接过奏折,里面洋洋洒洒几万言。

无外乎要钱要粮要人要兵器和不要管我,嗯,不能说和旧时空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差相仿佛。

这一时空只是辽东巡抚的袁崇焕,还是要独立的指挥权和话语权,这体现了他的刚愎自用。

不过不这样做,他就不是袁崇焕了。

虽然吃惊袁崇焕话说到半截,就轻易放弃这次难得的面圣机会,但崇祯也没有说什么。

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崇祯不会因为袁崇焕突兀的话语,影响了他的用人手段。

他看出袁崇焕头冒虚汗,脸上有痛苦之色,似乎是隐疾发作,为了避免君前失仪,正在强自忍耐。

“那袁卿退下吧,你的奏折朕详细看看,题中一应需要朝廷支应的,朕都会督促六部有司他们积极配合。”

说罢,挥手让袁崇焕退下,此时袁崇焕的脸色更加苍白,身体有点站不住了。

还是抓紧让他下去看看大夫。

崇祯记得袁崇焕只有四十三岁的年纪,正值壮年,怎么体虚如此?

连袁可立这个小老头,都比他气色红润。

袁崇焕哪里想到崇祯会想那么多。

他如释重负,头疼已经让他如坐针毡,浑身汗出如浆,已经内里衣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